12月12日下午,应我校党委书记雷涯邻邀请,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学术院长邓祥征教授来我校交作学术报告。我校自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晓鸿主持报告会。


雷涯邻出席会议并在致辞中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原理的深刻揭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态文明视域下良好的人地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雷涯邻介绍了邓祥征教授的履历、学术成就和报告内容,希望与会师生充分借鉴与吸收报告精髓,共同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体系建设,努力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地大力量、提供地大方案。

邓祥征教授作了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土地系统管理的方法创新与案例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内容入手,从政策视角解读了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工程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紧密联系。接着从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土地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土地系统管理的案例分析、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第四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的科研指向下,如何从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视角创新地使用系统模型分析开展土地管理实证研究,追踪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开展综合评价,让土地管理政策建议落在实处。
在提问环节,邓祥征教授用实际案例回应了学生关于西南丘陵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问题,并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土地管理的创新性应用等情况。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周伟、自然文化研究院负责人以及来自校内外的13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邓祥征,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学术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等项目及课题40余项。主要社会兼职包括未来地球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科技与政策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源安全与食品经济、全球变化与区域发展、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等。担任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副主编、管理科学学报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25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6部。连续多年荣获“全球高被引学者”,多篇论文被评为“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