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育人双肩挑开 拓盐矿地质新事业——矿床学家袁见齐院士
鉴于我国历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农用化肥的矿产资源的找寻。他根据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农用化肥的发展经验,多次指出:我国磷矿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缺乏钾肥资源,中国钾盐成矿条件和找钾方向的研究实属刻不容缓。
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矿床教研室成立了以他为学术负责人的盐矿科研组。不久,他参与组建盐湖调查队,并任副队长。1957年,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发现,对他震动很大。为了弄清这个内陆盐湖钾盐的成矿条件,他于1958年起3次到察尔汗盐湖工作,对这个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钾盐储量达数亿吨的矿床做了科学的调查,写出了《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1961年)和《含钾沉积形成条件的几个问题》(1961年),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陆相成钾理论的学术论文。
为指导盐类矿床工作,他组织北京地质学院师生三十余人,于1959年完成了全国盐类矿床分布规律和远景预测研究,主编了我国第一幅全国盐类矿床预测图。在这项工作中,他指出中国盐类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区域与西欧北美的著名矿床不同,结合他十多年以前在新疆指出的盐体变形和卤水迁移的特点、决定从我国盐类矿床的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成矿理论,以提高我国盐类矿床找矿水平。同年,衡阳盆地找盐工作遇到困难,他应邀到现场指导、根据沉积中心迁移的观点,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不久,轻工业部盐勘队钻遇厚盐层,发现了茶山坳石盐矿床。1961年云南边陲的江城县发现钾盐矿床,他立即带领师生进入矿区,通过野外观察,指出了这个钾盐矿床物质成分和矿体形态的特点,并率领研究生亲自参加了这个矿床的研究工作。
袁见齐,字省衷,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盐类矿床地质学的开拓者和创建者
为人师表,立言立德——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傅承义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急需一大批地球物理专门人才,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和地震研究工作。傅承义急国家之所急,放下自己心爱的研究领域,把主要精力投入地球物理教育事业。1952年,国家决定从大学物理系抽调一批优秀毕业生,从事地球物理探矿工作,由傅承义主持对他们进行培训。由此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为有关产业部门提供了物探技术骨干力量。
1953年,傅承义来到北京地质学院任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主任。当时物探教研室初建,傅承义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他不仅要向大学生讲授“地球物理勘探”课,而还要给教师(全部是物理系毕业生)系统讲课。傅承义在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教研室的3年(1953——1956)时间里,和教研室的同事们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使每个人都深受其益。他常告诫年轻的同事们,作为一个地球物理学家,既要有理论修养,又要能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上去把握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而在实践中则必须学会根据地质条件去部署工作,正确地进行观测.并对所得资料作出符合客观地质情况的解释。这些方法的传授同知识的传授一样给人以教益。然而比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学术作风和对己、对人的严格要求使大家懂得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品质,这使得年轻的教师们在前进道路上少走了弯路。
傅承义,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地球物理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先驱者
精心育人 锐意开拓——岩石学家池际尚
1952年池际尚院士在北京地质学院亲自讲授岩石学,并自编讲义。1961年她亲自抓构造地质、岩矿和古生物地层等3个理科教学计划的修订,成为地质系本科教育的蓝本。
池际尚领导大家创建岩石学教学与研究系统,她总是首先走在第一线、完成一件工作后留给年轻人去继续,她又继续去创建另一项工作。她对晶体光学与岩浆岩岩石学均进行示范教学,至今我国这方面的教材仍沿用池际尚当时授课的框架;她是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第一任队长,至今周口店仍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的实习基地。侵入岩体的工作方法、岩浆分异与同化作用的野外识别、接触变质分带研究等都是她在这里教授给年轻教员的。费德洛夫旋转台在当时是一项十分先进的测试仪器,它对于提高矿物鉴定的精确度,了解固溶体矿物系列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极大的实用意义和理论意义。可是当时许多教员都不会进行测试,池际尚亲自写讲义,亲自授课并带实习课,教研室仅有12台仪器,想学的教员多,只好分两班分别上课。这一新技术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直至现今岩组分析工作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岩浆岩岩石学》(1959年版)是我国第一本岩浆岩岩石学的教材,由池际尚主编并撰写的前言与第一章绪论对我们了解建国初期岩石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池际尚的一生正是按照她所主张的"重视地质体"、"重视矿产资源"、"重视前沿研究",言传身教地领导着大家从事岩石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由此创建了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点。
池际尚,岩石学家、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老骥奋蹄志环球 红杏出墙遍地春——构造地质学家及地震地质学家马杏垣
马杏垣院土对前寒武纪古老地壳和变质岩区构造研究的持续研究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培养出的人才也最多的方面。他深知,研究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石的构造,不仅是解决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要求的地学基础,也是认识岩石圈结构构造、探索地球早期历史和起源的关键。从他在苏格兰北部做博士论文搜集资料开始,50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求太古之奥秘,窥元古之真谛"成为他不倦的执著追求。他以重点深入、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带领他领导的科研集体,以五台起家,嵩山为续,东至胶辽,西抵太华,北涉冀蒙,南进康滇,中国绝大多数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克服重重的自然和人为的困难,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专著和发表了其他相关论文,受到地质界一致好评,被誉为研究之范本,并获得了地质矿产部首批科技成果二等奖。
马杏垣院士在长期研究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他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生涯中,早期受施蒂勒“比较构造学”影响,但他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注意到,传统的比较构造方法有很大局限性。于是,他十分关注国外构造方法学的先进进展,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态度去研读,并以锐敏的洞察力从中发现其精华。通过自己的著述,结合我国构造实际,他把创建的构造解析方法介绍给同人,以《嵩山构造变形》、《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解析构造学刍议》等专著系统论述了构造置换、叠加和构造序列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概念。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构造方法学。他指出:“提出解析构造学是为了探索地质构造教学的一种新体系。”建立起一个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地质构造研究的、以分析地壳内在矛盾为核心的、运用当代最新构造解析方法研究所得的构造学。他倡导:“我们需要在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构造观的指引下,用新的构造方法学、去进行新一代的地质构造实践。”
他强调,全面的构造解析应该做到分解与综合的统一,把地球构造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应当把国外将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来研究的方法与李四光先生有关构造体系的思想结合起来;从而把我国的地质构造研究带进了一个以辩证唯物构造观为指导的、以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为特点的多尺度、多因素、多体制和多世代构造的全方位动态分析的新领域。
他写的《解析构造歌》就是这种科学的体现∶
理、化、热重,质量流展,升降开合,岩席运转。
垂、平、转化,隆、陷、褶、断,动静相间,掌握突变。
时、空、介质,调研格式,伸、缩、隆、坳,剪、斜、滑、旋。
层次、尺度,叠加、置换,转换、再造,得失增减。
实验模拟,探索机制,组合演变,利于预言。
马杏垣,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