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院史是对学院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院总结办学经验、描绘发展蓝图的依据,是学院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即日起,我们将推出“一院一品”校庆特别专栏,回顾各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及优秀科研成果,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以优异成绩共同迎接建校70周年。
山河锤炼地质梦,潜心探索攀新峰。一把地质锤,凿山开路辟通。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以下简称“地学院”)作为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王牌学院”,成立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之初,始于原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后由一系、二系、三系中心实验室、地质学史研究室合并组成地质矿产系1999年改称现名。
教师在沙滩地质陈列室给地质矿产系1955届学生上岩石课
地学院有传统、出传奇、重传承。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逐渐形成“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底色和“重视教学、崇尚科学、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良好风尚,成为了我国地质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现下设地层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与矿物学、矿床学、遥感与地学信息、第四纪地质学和矿产普查与勘探8个教研室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学院所在教学楼:教二楼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铸魂,凝心聚力,在提高政治站位基础上打造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坚持地质报国,潜心育才,在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中培养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先后获得“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
探索浩瀚星辰,坚定地质信仰。一只罗盘,迷雾中指引前行方向。从新中国建设伊始的筚路蓝缕中走来,学院曾为破解“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难题作出突出贡献。为适应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学院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为主要特色,以理为主、理工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一流学科,在全国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A+学科。学院目前在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与数字地球方向)4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0个优势方向。地球科学已进入ESI世界前1‰。
地学院教师参与编写的部分教材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现有教职工182人,师资队伍名师荟萃,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包括院士11人,教授75人,副教授68人。拥有杰青、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个。
成秋明、邓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院士、张世红教授分别当选为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美国地质学会会士,邓军院士、郑远川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颜丹平、邓军、王根厚教授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学院获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师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80人次担任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和编委,54人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地质学教师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精益求精探新知。一把放大镜,聚焦战略谋发展。王成善、成秋明院士等发起“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2019年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成为该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李曙光院士领导的“金属同位素与壳幔物质循环”团队首次利用Ni同位素研究大氧化事件生物圈演化和气候—环境演变,开展了岩石圈储库调查并开启人类宜居地球研究。莫宣学、王成善院士领导的“大陆汇聚与青藏高原生长”团队重建了碰撞前大印度岩石圈形态。王成善院士团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探索“深地”空间,其本人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相关成果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毛景文院士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找矿勘查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在成矿动力学模型和矿床模型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毛院士荣获国际矿床成因协会杰出成就奖。邓军院士立足胶东和西南三江地区,开展古陆边缘和特提斯域成矿研究,在复合成矿系统理论、金矿成因和勘查预测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
“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会
图中左二为王成善院士,左一为成秋明院士
李曙光院士(左)指导学生
莫宣学院士(左一)与邓军院士(右二)在野外
王成善院士(左三)在松科二井现场
毛景文院士(右一)在工作中
邓军院士在周口店实习基地指导学生
关注社会需要,把研究做在祖国大地。一本野簿,谱写崭新篇章。杨忠芳教授团队制定了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系列标准,为土地分类管护、生态环境修复、特色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张建平教授团队积极服务首都功能建设,帮助延庆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使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2个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张绪教教授团队组织完成青海省化隆县地质遗迹调查及地学旅游开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与重点报道,新华网相关报道浏览量已超过200万次。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成功打造的青海省和黄河沿岸第一个地质文化村
打通“产学研用”,云南(个旧、百衙)、河南(栾川)、山东(烟台)、内蒙(包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示范,云南、河南“产学研”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地质矿产勘查实习基地,也是我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基地。
地院学生在云南
栉风沐雨勤耕不辍,匠心播种桃李芬芳。一顶草帽,守护莘莘学子成长成才。地学院始终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理念,70年来培养了大批杰出地学人才,包括32位两院院士,近200位全国和省部级劳模,18000余名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成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的教育中坚、科技骨干和管理专家。
地学院“党旗在山谷中飘扬”主题党日活动
2021届地学院学生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地院学生荣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
运动会上的地学院方阵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引领,结合地质学特色和国际人才成长规律,专业与素质教育并行推进,坚持“个性化、高端化、国际化”培养理念,“一三五”和“五位一体”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近年来毕业生中先后有28人入选国家级人才,2人次担任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主席和副主席,10人次任Tectonics、GSAB、Terra Nova等顶级专业期刊副主编等。4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荣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1个班级获全国先进班集体,4个班级获北京市十佳示范班集体,5个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2个团支部获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人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团干部,1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首都“先锋杯”优秀基层团干部及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由学院支持的创新团队及个人获国家国际级竞赛奖100余项。截至目前,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162篇,其中SCI论文34篇,获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奖38项。
翻山越岭寻宝藏,踏遍山河攀高峰。山河赓续地质梦,聚焦建功新征程。胸怀地质伟业,70年征程,初心如磐,一代代地院人志存高远,砥砺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