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佩戴丝巾
映衬她温暖明媚的笑容
她是冬日里的霞光
明亮而不刺目
热烈而不灼人
她,就是陈冬霞教授
冬霞明媚,点亮你我
总能看到她踩着小高跟鞋快步行走,丝巾飘起落下,带着执着热爱不忘初心的笃定步伐。
课堂上,她用激情感染学生,枯燥的问题在她幽默风趣地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她喜欢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有时候给学生答疑甚至会写满一黑板,但她还会记得把黑板擦干净才离开。博士生王翘楚说:“陈老师的课是我学得最透彻的一门课,现在手边还是放着当年的课本,里面做了满满的笔记,无论做项目、写论文,有困惑就会翻出来,很有帮助。”
爱漂亮的陈老师工作起来却从来不怕脏不怕累,吃起苦来也毫不含糊。2020年7月,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科研项目进展不顺利,她赶到现场带着学生们去岩心库看岩心。那时的遂宁酷热难耐,岩心库里没有空调,岩心也很重,她跟学生一盒一盒搬,一块一块地看,在里面一耗就是一天,衣服经常湿了又干。
现在陈冬霞老师得了腰间盘突出,岩心肯定是不能再搬了,医生建议卧床休息,但她却说:“卧床不行,我根本闲不住,再说还这么多学生呢。”陈老师课题组每月都会召开组会,她都会参加,坐不住了她就站着听,站不住了再坐下。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每个人的汇报她都认真点评、耐心指导。
冬霞动人 温暖你我
“我的第一篇SCI文章是陈老师一字一句改出来的,前前后后我重写了三版,改了不下10遍,陈老师就陪我梳理了三次,帮我看了10遍。”王翘楚感慨道。在学术方面,陈冬霞老师一直秉持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修改学生的学术论文,每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反复推敲,哪怕只是一个单词的拼写错误也不放过。她的修改批注甚至能跟学生的文章内容一样多。
陈冬霞老师注重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让每个人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她鼓励学生们写英文文章,参加竞赛,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会议……同学们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SCI论文、国家奖学金、AAPG助研金、石油地质年会优秀青年报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全项一等奖等等。
霞光映照 生机无限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学会享受生活,创造快乐。”她经常告诉学生努力学习潜心科研的同时也要热爱生活。
节假日她会带学生们聚餐,为学生亲手做一桌好菜,和学生们一起享受休闲时光。在疫情期间,学生被集中隔离,她亲手制作了香肠腊肉封装好,还带着水果、酸奶、自热火锅给学生送过去,叮嘱学生们即使在房间里也要多运动,保持良好心情。陈老师的家人说,“她平时工作很忙,但是无论多累,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五六点,学生们发的信息,她都要秒回。这帮学生就是她的心尖儿肉。”
陈老师对待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年陈老师的生日,学生们都会特别谋划,想尽办法为老师送上最好祝福:有一年是联系了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拍摄了祝福视频短片;有一年是大家一起DIY了一个爱心相册;有一年是学生们亲笔写了40多封的书信…… “我们能感受到陈老师的爱,这一份份用心的礼物也是我们对她的爱”。
自己身上有光,同时把阳光播撒到别人心里去,陈冬霞老师的这抹霞光温暖照亮了很多学生,多年以后学生们还会忆起那位戴丝巾,走路优雅带风,可亲可爱的陈老师。
陈冬霞,女,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女教授协会理事、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会员。她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石油地质学”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石油地质学”主讲教师之一,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加了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油气专项、中石油战略专项等多项高级别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荣获教育部和北京市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