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已经两年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两年来又有哪些收获体会?近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回信两周年之际,新疆日报连续报道了给总书记写信的10名毕业生的故事。
何柏言:用实干托起梦想
何柏言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数载青春应无价,一袭红装为国家”。如今,身着红色“战衣”的他已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百口泉采油厂工作近两年。
工作后,何柏言体验到了来自环境的挑战。这两个冬季,他都在玛湖第三采油作业区度过。玛湖冬季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室外作业半个小时就冻透了,居住的集装箱晚上开着电暖气也很冷。而油田24小时都在生产,只要出现异常就要随时解决问题。
“我跟着老师傅学习,学到了技术原理和工作经验,也学习了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何柏言说。
如今,何柏言专攻井下作业管理,做出工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处理。看着一口口井因为自己的优化方案,减少一点耗材、增加一点产量、提高一点效益,他都为之激动。“企业每一吨产量都是一点一点‘抠’出来的,业绩的背后是每个作业区的共同努力。”他说。
“我想说,很庆幸做了留在新疆的决定。我们是被寄予厚望的,我们也生逢其时,仰望星空需要脚踏实地,我要一步一步把路走好,用实干托起梦想。”何柏言说。
魏鹏飞:在沙漠油田绽放青春
“工作近两年来,我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魏鹏飞说,在南疆广袤的沙漠油田里,他开启了新的人生。
“每天面对漫漫黄沙和茫茫戈壁,时间长了有些单调寂寞,不过我已经习惯了。”魏鹏飞说,油田注重人文关怀,他很快融入集体,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
魏鹏飞负责修井作业方案的编制。从刚工作时拿到一本施工设计方案不知道重点、风险和改进方向在哪里,到今天面对油井有了自信,他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成长。
虽然在科研楼办公,可魏鹏飞也经常上井,如今已经跑了500多口井。去年中秋节,厂里举办了各种活动,还改善伙食,之前魏鹏飞一直期待着节日的到来。当日一大早,因为一口井出现问题,他和同事赶去现场,一直忙到深夜才完成工作,在野外啃着干馕看着圆月升起。
“记得刚实习的时候,看到钻井队现场技术员为解决问题从6点忙到24点,浑身是油,问题解决了,他笑得很开心。”魏鹏飞说,钻台很高,天冷风大,技术员一直在坚持,这个充满奉献和担当的画面深深触动了他,令他至今难以忘怀。
“敢为人先创新不止”,每天进入厂里看到这句话,魏鹏飞都很受鼓舞。跟着前辈学经验学精神,跟着团队大胆创新,通过踏实学习钻研,在修井施工时,用科学方案让油井更快重获健康平稳运行周期,让他感到充实。
王良哲:经历风雨收获成长
一身红色工作服,一个黑色双肩包,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王良哲的身影很好辨认。包里装着地图、图纸和资料,厚厚一沓,是他工作的好助手。
王良哲现在的岗位是连接现场和决策的桥梁,要通过现场反馈的数据,摸排每口井是否能正常达产,还要进行潜力分析。每一口井都至关重要,每一个问题都刻不容缓,他手机铃声始终开着最大音量,时刻准备着应对现场各种问题。
“对现场数据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熟悉现场,你只有熟知它,才能保护它。”动态分析、油藏分析、数据处理、勘探开发、储层表征、渗流机理……王良哲勤奋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
2021年年底,王良哲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科技项目获得了作业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是我的梦想。实现梦想定会历经磨炼,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才刚刚起步。”他说。
陈迪:让最美的年华在西部热土熠熠发光
毕业后,陈迪成为独石化聚烯烃二联合车间的一名外部操作员,负责对各工艺装置进行巡检。工作后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把200多页的制造工艺流程图背下来,并根据图纸准确识别每个装置和所处位置,跟着师傅杨富强学习处理装置运行中产生的问题。
这一背,就是大半年。白天,陈迪拿着图纸,跟在师傅身边学习辨认那些粗细不同、颜色各异、弯弯绕绕的管线;晚上,她抓紧时间给自己“开小灶”,就连吃饭时都在背图。一次,陈迪因为治疗中耳炎住院,她向师傅要来了电子版图纸,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背图纸。
催化剂分散罐、消防管线、丙烯汽化器……功夫不负有心人,出院后,陈迪已经可以对着流程图辨认出各个装置的名称和位置。
会认装置远远不够,还要掌握如何处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为了巩固学到的切换催化剂等外操技术,2021年春节,陈迪选择留在公司过年。
“那天,厂区外的鞭炮声和厂区内的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交响乐’的美感。”陈迪说,父母十分支持她的工作,让她好好干,为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而努力。
李帅:把热血和青春奉献在祖国的大西北
2020年7月,李帅来到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成为炼油第二联合车间的操作工。
“我逐步了解到公司是一家特色显著的石油炼化企业,生产的很多特色产品用于国家重要发展领域。我为自己能成为公司一员而感到骄傲。”李帅说。
2021年12月的一个傍晚,户外温度达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李帅和同事杨磊在巡检时,发现有一根管线被冻凝。冻凝的管线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影响装置安全生产。
李帅和杨磊爬上30多米高的分馏塔,从塔顶开关阀门开始,从上到下用蒸汽一点点吹通管线。但因为气温太低,蒸汽化成水后很快又在管线上结成了冰。李帅的眼镜片也被水雾蒙住了,需要不停地擦拭。因为长时间一个姿势,李帅的身体有些冻僵,在寒冷中作业2个多小时后,冻凝的管线终于被吹通。
装置巡检、开停泵、换润滑油……现在,李帅对这些工作已经非常熟练。走出校门一年多,李帅依然像当初进公司时那样,谦虚谨慎、认真踏实面对每一项工作。
杨兴:留下来是个幸福的选择
毕业后留下来,对杨兴而言是个幸福的选择。“有同学、老师、同事和朋友,还有未婚妻,这里就是我的家。”他说。
杨兴的未婚妻李婷去年从贵州来到克拉玛依工作,两人正在商量婚期、筹备婚礼,这对情侣就这样在祖国的边疆扎下了根。
杨兴工作的地方距离克拉玛依市区有3个小时车程,周一赶去,周五返回,每周只有两天能待在市区。
工作地点这么远,起初也出乎杨兴的预料,从没见过沙漠的他当时心里有点打鼓。“去了就知道了,工作紧张,时间过得飞快,每一天都很充实,哪里有空去想艰不艰苦。”杨兴乐呵呵地说。
杨兴的岗位是地质员,负责油水井的开发管理,每周都要去现场录取数据、排除隐患。从认识井口阀门、去井场开关井,到渐渐熟悉采油工艺流程,再到学习取样、更换压力表,掌握油水井维修、增产措施的编写,每一天、每一个步骤,他都认真对待。
大部分时间,杨兴要进行数据分析,跟踪这些大型机器是否正常运转,还要进行潜力分析。“要通过努力保障油水井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比产量更重要的是安全,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杨兴说。
靳涛:扎根油田奉献青春力量
入职将近两年,靳涛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助理工程师,他参与完成的数字露头综合展示系统,2021年获得油田公司青年信息化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这让靳涛信心倍增。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三大专业交叉领域,包含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石油勘探。”靳涛表示,未来3—5年还将利用业余时间,扎实补充地理信息和石油勘探知识,争取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如果将建模比作盖一栋大楼的话,那么写代码类似于为大楼砌砖。靳涛希望今后在技术研发方面做出更好成绩,成为建设大楼的设计师,即架构师。
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工作,靳涛都听从内心的想法,干自己喜欢的事业。今年24岁的靳涛,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安下心,加油干!我将扎扎实实搞技术研究。”靳涛说。
丁贵阳:在广袤戈壁凝聚青年力量
2020年9月,丁贵阳到位于泽普县奎依巴格镇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博大油气开发部报到,他的工作和住宿地点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大桥乡的茫茫戈壁滩上。
“我们距乡政府十几公里,和各个油气井的平均距离是四五十公里。”丁贵阳说。工作近两年来,丁贵阳在一线苦练本领,并全程参与了冬季天然气保供、新井投产、装置检修等工作。
丁贵阳还创建了“青年论坛”。“我们同一批共有16名毕业生来到博大油气开发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让我们相互学习交流,对于选择面对荒凉沙漠的年轻人来说,肯定能起到凝聚人心、坚定志向的作用。”丁贵阳说。
阮思雅:让青春在基层淬火历练
毕业后,阮思雅来到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工作。两年间,她曾在接近零下30摄氏度的寒冬,冒着风雪在一座座油井间穿梭;也曾在骄阳似火的盛夏,与师傅们在茫茫戈壁巡检。
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信念,阮思雅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今年5月,阮思雅被评为中石油集团优秀共青团员。
身居自动化设备管理岗位的阮思雅,用短短1年就将第九采油作业区的上百口油井和站库的自动化设备资料整理成册,并录入电子台账,解决了自动化设备管理繁、杂、乱的问题。
在国家重点采油工程示范区玛湖新区,阮思雅和同事们都身兼数职。年龄最小的阮思雅经常会操起沉重的扳手、钢钳等检查维护油井作业。
“玛湖新区距离市区比较远,为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很多时候重体力劳动要自己动手。”阮思雅笑着对记者说,“我这120斤的体重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樊译阳:理想照耀 青春当燃
2020年,樊译阳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作为家里的独生子,起初,他也想找份离家近的工作。当得知同学们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扎根边疆基层工作的决心时,樊译阳被感染了。
“青春总是与激情、热血相伴,但是扎根基层的决心不是一时的冲动,更不是匹夫之勇。”拿着写好的信,樊译阳决心扎根边疆。
当年9月,樊译阳被分配到陆梁油田石南采油站的井下作业区。在处理站,上罐量油是日常工作。樊译阳恐高,爬上16米高的调储罐,是不小的挑战。在师傅的带领下,他顺着铁扶梯一阶一阶登上去。“第一次用双脚登上了从未到过的高度。”樊译阳说。
井上工作考验的不仅是毅力,还有能力。有一次,元旦值班期间,正好碰到新井投产,作为值班员,樊译阳要参与整个投产过程。
“这是我接的第一个大活呀,我可不能搞砸!”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樊译阳虚心向同事请教。
“每句话我都录好音,反复听。”樊译阳说,那几天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
投产那天,天特别冷。电工师傅为了方便接电,不戴手套,通红又颤抖的双手拿着万用表测试,另一位师傅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小时。这些深深印在樊译阳脑海里。他也在现场全程盯着,6个多小时后,新井投产,他才松了一口气。
完成这一切,樊译阳拍下了一张照片,打印好后,加了一句诗——“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意思是壮士既可以遨游沧海,也可以驰骋沙漠。这张照片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石大人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新时代青年石油人的优良面貌,为西部奉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