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办学15周年。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MBA项目已经成功培养和输送两千多名优秀管理人才,成为具有鲜明能源特色和优势的品牌项目。11月3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翠宫报告厅举办MBA办学15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梦溪”创新发展论坛,全面总结了学校MBA项目办学以来的经验,集中展示了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
本次活动和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教育中心承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校友联合会协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晓光,北京市昌平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杰,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总院院长、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产业创新联合体副主席杨军等来自政府部门、能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教师、校友代表等300余人参会。大会由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朱义清主持。
大会开幕环节,张广清、王萍、杨晓光、李俊杰分别致辞。
张广清首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牵引下,经济管理学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在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始终践行“崇德笃学、经世济民”的院训和“为能源强国贡献商学智慧、为民族复兴培育经管英才”的学院使命,通过“凝聚发展理念共识、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发展改革举措落地”三个阶段的不懈努力,使学院成为学校能源低碳智库建设的主力军、对外软科学品牌的塑造者、“双一流”建设的支撑者、长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他强调,MBA项目是政校企、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创业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此次大会集中展示了MBA办学15年的成果,为政府相关部门、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能源从业者等提供了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王萍通过视频致辞,充分肯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项目在学生来源、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践基地、校企联合等方面形成的能源经济与管理优势特色,以及在人才培养、管理实践、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她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教育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教育模式,拥抱时代变革,守正创新,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特色为引领、以优势学科为支撑的特色办学项目。
杨晓光代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祝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BA办学15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以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的身份讲述了学院MBA教育从“0”到“1”的难忘历程。他说,目前学院MBA教育正值风华正茂之际,要继续发挥能源特色优势,为能源行业培育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
李俊杰在致辞中回忆了自己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求学经历,强调了学校MBA教育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等方面作出的独有贡献。他介绍了昌平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指出,昌平区目前正处于赶超跨越的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希望以昌平区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为契机,共同助力昌平区大学城、科学城、生态城的发展。
会上,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建良对MBA办学15周年成果进行了汇报,从办学基础和背景,使命和发展,愿景和展望介绍了项目的发展情况。他表示,经济管理学院是在国家急需石油工业经济人才的前提下创建,学院MBA教育是在能源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能源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建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MBA项目是国内石油高校中最早申请成功的,项目始终以建设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知名、国内一流品牌为目标,并已经开启国际化认证之路。未来要在驱动学院MBA教育不断发展的“六个高水平”上下功夫,做强做亮高水平党建引领、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力量支撑、高水平科研反哺、高水平案例教学支持、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育。
经济管理学院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回忆了学院MBA项目发展关键节点上的人和事,讲述了学院全体老师、各届同学、相关企业和高校等对MBA项目的付出和支持,祝愿MBA项目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国家能源保障和建设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管理人才。
2021级校友、西安洛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孟平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分享了在校学习期间与老师和同学们教学相长的点点滴滴,讲述了创业过程中如何运用MBA课程中的管理理念、决策方法、创新思维解决经营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促使企业稳步、有序、向好发展。
第二届“梦溪”创新发展论坛报告环节主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王震和杨军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王震在报告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时代要求。他指出,能源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融合的基本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性突破驱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和转换效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
杨军立足通信行业的能耗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阐释新质生产力如何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帮助通信企业真正提高节能效率。他指出,零碳信息通信网络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储能系统建设,旨在提高储能系统性能,降低成本,为我国零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本次论坛还组织了企业家论坛、创新管理论坛、MBA校友座谈会三个平行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