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哲学社会学院新生辩论赛总决赛的赛场上,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辩形金刚队”和“密涅瓦队”,围绕“当今社会真人秀节目是否值得推广”这一辩题进行了激烈交锋。据活动主办方、智搏辩论社负责人介绍,辩论比赛已举办了14年,本次总决赛是自9月28日开赛以来进行的第五轮角逐,在赛制设计上较以往进行了一定的改动,新设置的复活赛环节让比赛激烈程度加强。同时,今年采取了随机组队的方式。
立论阶段,正方首先从真人秀带来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高度宣传等方面陈述了己方观点,而反方代表队则从真人秀的真实性、舆论性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阐释。

攻辩和自由辩中,正方一辩举出诸多事例佐证,立足于“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优秀真人秀节目,力图突出真人秀节目在社会转型期下对社会阶层流动的深远影响,其余队员通过巧用社会学逻辑,也有力证明了真人秀节目的时代意义;反方则有效地利用了准备的材料进行反击——紧扣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推广性”,以市场自发性诱导下逐渐异化的真人秀环境为着眼点,对广电总局的政策下达、真人秀市场的创新应变进行深度分析,展现了哲人般的前瞻眼光。双方的精彩发言,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正方“密涅瓦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成功夺冠,而正方一辩李峰也成为本场辩论赛的最佳辩手。
由于小组成员是随机分配,不同专业的同学可能会被分在一组,在时间安排上的统一性及队员的默契程度上有了考验。对此,“密涅瓦”队队长陈李煜有着自己的秘诀:“我们会统计成员们的空余时间,在晚课结束后到新食堂或者莘子园进行讨论,每天讨论1到2个小时。每个人都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百度百科、中国知网等手段查阅、搜集资料。”而本场的最佳辩手李峰则认为,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是组内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辩论的过程中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思想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温馨,辩论让彼此互相了解、欣赏。
|